高密石磨火燒濰坊有名特產,味美好吃。高密石磨火燒中韌而不硬、發而不暄,咀嚼略帶麥香固有的原汁甜味,可“十里聞香”,去濰坊不可少的一個美食。
火燒,扁圓如燒餅,分為火燒(無餡)與肉火燒,但膠東半島的火燒均為無餡火燒,石磨火燒是咱山東高密有名的傳統食品,因其獨特的味道深受大眾喜愛。其中,最著名的就是姚哥莊的“石磨”牌火燒。據了解,高密的火燒品種很多。單是面火燒就有若干種,如砍火燒、簸箕火燒、梭火燒等。
據了解,正宗的石磨火燒制作十分考究,不省任何一道工序,首先采用了純天然優質小麥。其次是和面,用一半發面、一半呆面一起揉和,和好的面柔軟、不粘、不塌,生面聞起來就有自然的香甜味。然后再經過搟、搓、撕、揉、卷五道工序,最后用火燒模具磕出形狀來,再裝爐烤制,掌握好火候,做出的火燒:個大、口感好、面實、味香、嚼著脆,內中韌而不硬,嚼起來略帶甜味,剛出爐的火燒“十里能聞其香”。
高密火燒最傳統的吃法有三種,熱吃筋道香甜,涼吃越嚼越香,還可以切成片或掰成塊,用各種菜下著吃,這是高密有名的“燴火燒”,既有營養又好吃。而且,在高密的羊肉泡饃一般泡的就是火燒,可說吃法百變多樣。
外酥內軟、香甜可口的高密石磨火燒多次被各級政府表彰。記者了解到,自1996年注冊“石磨”牌商標以來,997年便被濰坊市委、市政府認證為“濰坊名吃”,2008年被山東省政府認證為“山東名吃”。為此,各新聞媒體作了報道。據了解,石磨火燒曾多次被人民日報、中央農科頻道、山東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報道過,深受消費者的喜愛,時常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,是廣大消費者饋送親朋好友的理想食品。
石磨火燒傳承人,不吃老本創新發展,新上一套爐具生產線,實現了生產自動化和標準化,產量比原先翻了將近一倍。在姚哥莊石磨火燒專賣店里,火燒的香味撲鼻而來,購買的人更是絡繹不絕。
燒雞“伴侶”花樣多
“火燒配燒雞是咱高密的傳統吃法,所以我們就搭配著賣,還專門設計了禮盒,不管是送人還是自己吃都比較實惠劃算。”石磨火燒傳承人王曉聰介紹說。在姚哥莊石磨火燒專賣店里,記者發現,店里除了火燒還擺了不少其他的地方特產,姚哥莊燒雞、毛家屋子小米……
“現在大家在網上購物的越來越多,也有不少的人在網上開店然后來我這里訂購火燒,今年是在網上開賣的第一年,雖然接的訂單不少,但與自己預想中的還是有差距。”王曉聰告訴記者。近些年來,石磨火燒工藝的改進,產量也逐漸提高,市場需求也不斷擴大,在做好實體店的同時,王曉聰也瞄準了互聯網發展這一機遇,今年與淘寶、京東等網絡商城進行了對接,把石磨火燒賣到了全國各地。“只要咱們火燒做得好吃,相信以后會賣得越來越好。”王曉聰自信地說。
火燒有了自動生產線
“石磨火燒的創始人是我爺爺王兆財,他從1981年開始做火燒,當時用的是傳統工具,純手工,四個人一天也只能制作500個。后來我父親王從俊為了提高產量,不斷地探索改良工具,去年十月份我們投資二十多萬元,探索研制了一套新的爐具生產線,自動化制作,產量翻了將近一倍。”王曉聰說。
1987年,“石磨火燒”被評為濰坊名吃,1997年,王兆財精心繪制出“石磨”圖案,然后到工商局注冊申請了專利。名氣打出去了,不僅本地人喜歡吃,更多的外地人也前來購買,于是怎么保鮮就成了最大的問題。“原先的火燒采用真空包裝,只能近距離短時間運輸,從上海、廣州來的訂單都錯過了,很可惜。”
為了延長火燒的保質期,王曉聰可謂是絞盡腦汁。“在了解到充氣包裝保質期可以長達三十天的技術后,馬上查詢聯系到外地的相關設備廠家,實地學習設備操作方法,花了三萬多元把設備買回家進行試驗。”在一次次試驗失敗后,王曉聰終于研制成功,不僅保質期能達到三十天,而且保持了原有的“新鮮度”和傳統的老味道。“保鮮問題解決了,市場一下子打開了,現在近到青島、大連,遠到上海、廣州,我們的石磨火燒供應給全國各地的實體商戶和網絡經銷商,平均每天發貨接近五千個。”
石磨火燒傳承人,不吃老本創新發展,新上一套爐具生產線,實現了生產自動化和標準化,產量比原先翻了將近一倍。在姚哥莊石磨火燒專賣店里,火燒的香味撲鼻而來,購買的人更是絡繹不絕。
燒雞“伴侶”花樣多
“火燒配燒雞是咱高密的傳統吃法,所以我們就搭配著賣,還專門設計了禮盒,不管是送人還是自己吃都比較實惠劃算。”石磨火燒傳承人王曉聰介紹說。在姚哥莊石磨火燒專賣店里,記者發現,店里除了火燒還擺了不少其他的地方特產,姚哥莊燒雞、毛家屋子小米……
“現在大家在網上購物的越來越多,也有不少的人在網上開店然后來我這里訂購火燒,今年是在網上開賣的第一年,雖然接的訂單不少,但與自己預想中的還是有差距。”王曉聰告訴記者。近些年來,石磨火燒工藝的改進,產量也逐漸提高,市場需求也不斷擴大,在做好實體店的同時,王曉聰也瞄準了互聯網發展這一機遇,今年與淘寶、京東等網絡商城進行了對接,把石磨火燒賣到了全國各地。“只要咱們火燒做得好吃,相信以后會賣得越來越好。”王曉聰自信地說。
火燒有了自動生產線
“石磨火燒的創始人是我爺爺王兆財,他從1981年開始做火燒,當時用的是傳統工具,純手工,四個人一天也只能制作500個。后來我父親王從俊為了提高產量,不斷地探索改良工具,去年十月份我們投資二十多萬元,探索研制了一套新的爐具生產線,自動化制作,產量翻了將近一倍。”王曉聰說。
1987年,“石磨火燒”被評為濰坊名吃,1997年,王兆財精心繪制出“石磨”圖案,然后到工商局注冊申請了專利。名氣打出去了,不僅本地人喜歡吃,更多的外地人也前來購買,于是怎么保鮮就成了最大的問題。“原先的火燒采用真空包裝,只能近距離短時間運輸,從上海、廣州來的訂單都錯過了,很可惜。”
為了延長火燒的保質期,王曉聰可謂是絞盡腦汁。“在了解到充氣包裝保質期可以長達三十天的技術后,馬上查詢聯系到外地的相關設備廠家,實地學習設備操作方法,花了三萬多元把設備買回家進行試驗。”濰坊信息港weifang666.com詳細訊息 在一次次試驗失敗后,王曉聰終于研制成功,不僅保質期能達到三十天,而且保持了原有的“新鮮度”和傳統的老味道。“保鮮問題解決了,市場一下子打開了,現在近到青島、大連,遠到上海、廣州,我們的石磨火燒供應給全國各地的實體商戶和網絡經銷商,平均每天發貨接近五千個。”
火燒賣到膠州灣
“以前我們賣火燒都是五六個人騎著車子在高密的大街小巷賣,后來銷售點多了,也為了方便,就換了摩托車,再后來咱市里一些大型的超市、批發市場、燒雞店都從我們這里進貨,于是就換成了汽車。”王曉聰告訴記者,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再到汽車,交通工具的不斷變化也見證了石磨火燒的發展過程。為了將石磨火燒賣得更遠,王曉聰在2002年購置了三輛配送車,每天在高密有3個車次,去往膠州的有2個車次。“我每天早上4點左右就要起床,做火燒、裝車、送貨。”王曉聰說,“其他地方的訂單我們都發物流,現在跟我們固定合作的物流單位有10多個,訂單量小的就用申通、順豐的快遞,訂單量大的我們就用物流車,一般省內的地方,當天發貨第二天就能到達。”
“石磨火燒是咱們高密獨有的傳統名吃,我希望能利用現代的先進工藝不斷創新,把傳統品牌傳承下去,讓全國各地的人都嘗到咱高密的美食。”王曉聰說。
火燒賣到膠州灣
“以前我們賣火燒都是五六個人騎著車子在高密的大街小巷賣,后來銷售點多了,也為了方便,就換了摩托車,再后來咱市里一些大型的超市、批發市場、燒雞店都從我們這里進貨,于是就換成了汽車。”王曉聰告訴記者,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再到汽車,交通工具的不斷變化也見證了石磨火燒的發展過程。為了將石磨火燒賣得更遠,王曉聰在2002年購置了三輛配送車,每天在高密有3個車次,去往膠州的有2個車次。“我每天早上4點左右就要起床,做火燒、裝車、送貨。”王曉聰說,“其他地方的訂單我們都發物流,現在跟我們固定合作的物流單位有10多個,訂單量小的就用申通、順豐的快遞,訂單量大的我們就用物流車,一般省內的地方,當天發貨第二天就能到達。”
“石磨火燒是咱們高密獨有的傳統名吃,我希望能利用現代的先進工藝不斷創新,把傳統品牌傳承下去,讓全國各地的人都嘗到咱高密的美食。”王曉聰說。